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拉丁美洲的非法魚翅貿易——與幾乎所有的國際野生動物販運一樣——是由中國人主導的。

今年 4 月,地球國際聯盟(ELI, Earth League International) 發佈了一份關於拉丁美洲魚翅販運的報告,詳細介紹了涉及 10 個跨國販運網路的五個案例。報告隱去了個人姓名,但對其中數十個案例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一名在聖約瑟的中國木材販運者,他利用一家太陽能電池板公司作為掩護”,“一名駐紮在巴拉馬利波的 SA1 廣東領導人,據消息人士稱,只要他認為有利可圖,他就會冒很大的風險”,還有一名“駐紮在卡塔赫納的華裔哥倫比亞走私者,他走私魚翅、海馬、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以及毒品。”

克羅斯塔說,事實上,拉丁美洲的非法魚翅貿易——與幾乎所有的國際野生動物販運一樣——是由中國人主導的。

報告的另一個主題是“犯罪趨同”:野生動物販子往往也從事其他形式的犯罪,如毒品走私、人口販賣和洗錢。克羅斯塔表示,這些重疊有助於引起那些“通常不會重視環境犯罪”的當局的注意。

全球魚翅貿易每年價值數億美元,魚翅湯是身份的象徵,在亞洲部分地區仍是一道受歡迎的菜肴。雖然不是全部,但大部分魚翅貿易都是非法的。

與硬骨魚不同,鯊魚的骨骼是軟骨,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而且繁殖的幼魚相對較少。據估計,每年漁民捕殺的鯊魚有 1 億條,目前近三分之一的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安德里亞·克羅斯塔出生於義大利,現居洛杉磯,是地球國際聯盟的創始人,這是一家小型非政府組織,其運作方式類似於迷你聯邦調查局,使用臥底人員滲透野生動物販運網路,同時向執法部門提供有關主要參與者及其作案手法的資訊。

克羅斯塔在接受 Mongabay 記者採訪時說:美洲及其他地區的魚翅販運網路由中國人經營。有時是香港人,有時是臺灣人(很少)和越南人,但通常是中國人。居住在這些國家的中國人,有時甚至是第二代,而且往往與有組織犯罪、中國有組織犯罪、拉丁美洲有組織犯罪和各種不同團體有聯繫。

原文請閱讀(英文) Mongabay 的採訪稿


图片 | 被塑料垃圾缠死的海龟
综合 | 揭秘地下鲨鱼鳍走私团伙
综合 | 血染西南印度洋
新闻 | NOAA:北极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新闻 | WWF:过去45年海洋动物数量减少一半
新闻 | 海洋需耗费1000年才能从目前的气候变化中恢复
新闻 | 每年大量塑料垃圾流入海洋 中国居首
塑料 | 大洋中的塑料“瘟疫”
圖片 | 被塑膠垃圾纏死的海龜
綜合 | 血染西南印度洋
新聞 | 2023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綜合 | 中國拒絕關閉國內穿山甲市場是否意味著該物種的終結?
歷史 | 中國古代官方的禁屠令
好人好事 | 歷盡劫難 九死一生 近百隻中國狗狗獲救到達美國
視頻 | 中國的毛皮市場
生活 | Beyond Meat 首次登陸星巴克中國大陸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