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陈燕和她的导盲犬珍妮

她趴在地上,嘴紧紧地贴着地,眼泪大颗大颗地滴落。身边的乘客惊呼:“这狗哭了!”

■阅读提要

■5岁的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珍妮和她的主人又一次被挡在了地铁外,每次被拒绝,她都会情绪低落一阵子。导盲犬趴在地上,嘴紧紧地贴着地,眼泪大颗大颗地滴落。身边的乘客惊呼:“这狗哭了!”

■对于中国1600多万盲人和北京6.7万盲人来说,这些导盲犬是眼睛,更像是亲人。而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它们被拒绝进入包括医院和地铁在内的各种公共场所。

■导盲犬珍妮在家里啃大骨头啃得正开心,咬着大骨头啪啪地摔地,陈燕需要外出,就站在门口拿着导盲鞍叫珍妮出门,珍妮非常纠结,在大骨头和主人之间来回了好多次,最后终于走到主人身边,穿上工作服,把大骨头扔在地上,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一眼,坚定地带着主人出门了。

■珍妮有两个形象,一穿上导盲鞍,小狗脸儿就变得严肃起来,一丝不苟地工作。而脱下导盲鞍,珍妮成了一个性格活泼的孩子,有着相当于十岁孩子的智力,甚至还会为主人爱猫而吃醋。

■国际导盲犬协会发布过对待导盲犬的正确态度,当在公共场合遇到导盲犬时应记住“四不一问”原则: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决定,让导盲犬进入医院。谈起这个事儿,高院长的解释是,不能拒绝导盲犬,不然拒绝的就是盲人。盲人也有看病的权利。让导盲犬进医院,这很正常。

■陈燕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人们不是不善良,只是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没接触过,所以才害怕才担心。试着去接触导盲犬,接触盲人,接触残疾人,你就会知道,他们其实和健全人一样,都有着美好的追求和梦想。

■目前只有上海、浙江、山东、深圳等省市明文规定盲人可携带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但北京在2011年底修订、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中,并未将盲人可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写入。

5岁的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珍妮又一次被挡在了地铁外,每次被拒绝,它都会情绪低落一阵子。她趴在地上,嘴紧紧地贴着地,眼泪大颗大颗地滴落。身边的乘客惊呼:“这狗哭了!”

主人陈燕惊讶地蹲下,摸了一手眼泪,瞬间难过得不知所措。她抱住珍妮,向她保证,以后再也不去这个地铁站,再也不让她伤心了。

像珍妮这样的导盲犬,北京只有7只,全中国也只有六十多只。对于中国1600多万盲人和北京6.7万盲人来说,这些导盲犬是眼睛,更像是亲人。而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它们被拒绝进入包括医院和地铁在内的各种公共场所。

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很不甘心,她说,情愿自己跟珍妮做先锋,为中国的盲人们踩出一条自由和幸福的路。 导盲犬珍妮

家很近,回家的路很远

2013年8月28日下午4点,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导盲犬珍妮第12次被拒绝。

“你们为什么不让导盲犬进去?导盲犬都可以坐飞机了,为什么不能坐地铁?”

“对不起,我们地铁有规定,宠物不得入内。”紧紧挡在陈燕和导盲犬面前的地铁工作人员解释。

解释声像滴进河流的墨汁一样立刻被乘客们的反驳声冲淡了。“可是国家法律有规定,盲人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合。”“导盲犬不是宠物犬,是特殊的工作犬,跟警犬一样,地铁站怎么能允许警犬进入却不允许导盲犬进入呢?”

在激动的乘客们面前,挡在陈燕面前的地铁工作人员渐渐沉默了,有些尴尬地抹着汗,上衣的前胸后背都湿透了,但仍然用身体紧紧地挡在陈燕和珍妮的面前。高大得像一堵坚固的墙。

这一次的争取,最终还是失败了。

珍妮尾巴耷拉着,缓缓地带着陈燕走出地铁站。一个穿着地铁工作制服的小年轻儿追了出来,“大姐,我送送你。”他轻轻摸了摸珍妮的头,小声地说,“大姐,真对不起,我认识珍妮,你们很棒!”走出地铁站,他羞涩地请求:“能不能帮我拍张跟珍妮的合影?我很喜欢她。”

最终,陈燕和珍妮花了80元打了一辆黑车回到了只有五站地铁站的家中。

家很近,但回家的路很远。

这不仅仅是珍妮和主人的难题,也是北京6.7万盲人的难题。

珍妮2011年刚来北京的时候只有55斤,现在已经增加了11斤。北京西城区残联盲人协会主席戚金友的导盲犬薇薇来京一年就长胖了12斤,“哪里也去不了,不胖才怪。”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女子视障田径运动员平亚丽一手举着火炬,一手牵着导盲犬Lucky出现在鸟巢时,世界为之感动。4年过去了,Lucky已经胖到100多斤。“北京总共7只导盲犬,除了珍妮有时候还跟着我出来,其他几只都呆在家里不出来了。”陈燕说,“中国只有60多只导盲犬,每培养一只导盲犬要花费十几万。”

相比乘客们对地铁站拒绝的愤怒,陈燕和珍妮其实已经习惯了。她们面对了太多拒绝,“这真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坚持下去。”陈燕说。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也是亲人

导盲犬不是宠物,他们跟警犬、搜救犬一样,都是工作犬。

导盲犬很辛苦,24小时随时待命,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准备工作。而它们的工作,其实是在跟自己的天性做斗争。

普通的宠物狗,喜欢奔跑,会盯着食物哗哗地流口水,看看其他狗还会友好地上前打招呼。但导盲犬不能。它们只要一套上导盲鞍,穿上工作服,就是最认真的工作者,坚定地按照主人能接受的速度缓缓走着,有任何食物放在身边吸引都要像看不到,其他狗狗过来跟他打招呼也会避开,带着主人继续前进。

普通狗天性怕响声,听到鞭炮声会害怕得“汪汪”叫。但导盲犬听到任何响声都要淡定自若,因为他们一惊惶,主人就会受伤害。他们接受的培训里甚至包括枪声测试,反应最小的狗才会被选作导盲犬。

珍妮就是一只非常合格且优秀的导盲犬。陈燕回忆,之前有一次珍妮在家里啃大骨头啃得正开心,咬着大骨头啪啪地摔地,陈燕需要外出,就站在门口拿着导盲鞍叫珍妮准备出门,珍妮非常纠结,在大骨头和主人之间来回了好多次,最后终于走到主人身边,穿上工作服,把大骨头扔在地上,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一眼,坚定地带着主人出门去了。

珍妮平时其实有两个形象,一穿上导盲鞍,小狗脸儿就变得严肃起来,一丝不苟地工作。哪怕是主人坐着她趴在地上,其他人叫她的名字也只是耳朵动动。

脱下导盲鞍,珍妮成了一个性格活泼的孩子,有着相当于十岁孩子的智力。主人陈燕特别喜欢猫,而珍妮却不太喜欢猫,每当陈燕“喵喵”地学猫叫,珍妮就亲昵地扑在陈燕怀里用大脑袋蹭她,陈燕翻译说,这是珍妮在抗议,“快别叫了,臭猫妈!”

珍妮很聪明,走路时碰到台阶,会把前面两只爪子放在台阶上,然后用嘴碰碰陈燕的小腿;要过马路,虽然狗是红绿色盲,无法分辨红绿灯,但她会寻找斑马线等着;电梯门打开,珍妮会冲在前面给妈妈带路;在公共场所,还会区分男厕女厕。在医院,甚至还能找到陈燕常去的科室的主任,分清挂号处和取药处。

乖巧听话的珍妮刚开始并没有这么乖,在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珍妮没少给陈燕苦头吃。“从楼梯上冲下去,把我给摔了;路上走得快,完全不理我;把我往沟里带,带我去撞树。”陈燕一边回忆,一边摸着珍妮脑袋逗她:“这只大坏狗,精着呢,非得自己挑主人,得挑个她服气的。”

有一次陈燕跟珍妮一起在街上散步,走在马路中央时,一辆卡车呼啸而来,见到她们反而加速了,陈燕与珍妮愣在当场,陈燕立刻就把手中的导盲鞍松开,大声喊:“珍妮,快跑!”珍妮冲到了马路对面,而陈燕就在马路中央等着未知的危险。幸运的是,卡车停了。

珍妮知道,主人放了她,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那之后,珍妮乖巧得像陈燕的女儿,甚至会在危险来临时保护陈燕。一次在小区里,有只凶猛的大狗冲过来咬陈燕,陈燕也是立刻松开了导盲鞍,但珍妮这一次没有听从主人的命令,她紧紧地挡在大狗跟主人的中间,结果后背被咬伤,休息了两个月才好。

“谁能给你挡危险?只有自己的亲人。珍妮不仅仅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亲人。”陈燕感慨地说。

陈燕和珍妮想做一次先锋,为中国的1600多万盲人

珍妮和主人陈燕刚刚去了西藏,一路畅通无阻,她还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参观了布达拉宫的导盲犬骄傲地留下了爪印。

但在北京,能去的地方却很有限。

第一次去银行,被赶了出来。

第一次去快餐店,被拒绝了。

第一次去超市,超市工作人员大声呵斥:“快出去,狗吃我们东西怎么办?”

第一次去公园,保安抢过珍妮的导盲鞍就往外拖,还把手在陈燕眼前晃,“真看不见?”

陈燕说,珍妮后背上带着导盲鞍,上面写着特别大的三个字:导盲犬,一秒钟就能看见,但他们往往看见我们半秒钟的时候,就把我们往外轰。

争辩,争吵……太多次努力,珍妮和陈燕生活得像战士,每天都面临着新的堡垒,而那些难以攻克的堡垒,却是普通人习以为常却又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所。

陈燕说:“每次被拒绝,我都很伤心,珍妮也很伤心。曾经很多次我都想放弃,想算了吧。可是我就不甘心,人活着就是活物,不能生活在框子里,我是盲人,可是我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我也想生活得幸福。”

所以她情愿自己跟珍妮做先锋,为中国的1600多万盲人和北京的6.7万盲人踩出一条自由和幸福的路。

她花了18年时间让大家接受了盲人作为钢琴调律师,她也愿意将未来的生命都努力在让大家接受和尊重导盲犬和盲人上。

“你知道大家心目中的盲人是什么样的吗?”陈燕问记者。没等记者回答,她笑了,说“我调查过,大家印象里的盲人只有两种职业,一是要饭的,一是算命的,现在多少好点了,又加了一个按摩的。但人们都觉得盲人穿得破破烂烂的,手里拿根破拐棍,摸摸索索地走路。我就不服气,凭什么我们盲人就只能穿破衣服,我就想穿得漂亮点,就想要一个好的工作。”

努力也没有白费。北京天通苑工商银行在自己的入口贴上了“导盲犬准入”标志,成为北京首家允许导盲犬进入的金融机构。

天通苑附近的超市发超市和家乐福超市也允许了陈燕和珍妮的进入。

珍妮现在也可以坐公交车了,只是要先回答司机的一个问题:“它咬不咬人?不咬人的话可以上,让它往里站站。”

珍妮在公交车上非常乖,很多后来上车的乘客完全没有发现她的存在。一位女士恰好站在珍妮身边,包里装满水的水杯不慎掉下来,正好砸在珍妮的后腿上,如果被砸到的是其他乘客,恐怕也要疼得叫出来,珍妮只是默默地缩了缩后腿,一声没吭。

不要拒绝,但还不够

健康时报记者跟了陈燕和珍妮很久,观察她们的生活,有两件事情最惊讶。一是北京市民对导盲犬的热情,另一件就是拒绝导盲犬进入者的武断。

无论是银行,还是超市、餐厅、地铁、公交车、医院,健康时报记者没有看到有一名市民对珍妮表示拒绝,更不用说那些帮助珍妮争取权利的市民们。

但人们往往太热情。这也是陈燕的另一个困扰。

不时地会有人去摸珍妮,甚至亲昵地拥抱她。还有个长发小姑娘兴奋地站在珍妮面前,热情地拿着自己刚买的炸鸡排喂珍妮。

陈燕很担心,因为导盲犬在工作时是不允许人们抚摸和喂食的,这是为了避免让导盲犬误认为工作时也可以玩耍,会威胁到盲人安全。

国际导盲犬协会发布过对待导盲犬的正确态度,在公共场合遇到导盲犬时应记住“四不一问”原则: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人们对盲人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有位大妈在超市看到了陈燕和珍妮,珍妮的导盲鞍上写着大大的“导盲犬”字样,大妈拉着陈燕问:“是瞎子才能有导盲犬吗?”陈燕回答:“盲人才能使用导盲犬。”大妈“哦”了一声继续问:“那瞎子能有导盲犬吗?”陈燕哭笑不得。

说起盲人的痛苦,陈燕说,“盲人的平均寿命比健全人低,是因为看病太难了,出行困难,也无法锻炼。”

陈燕之前没有珍妮的陪伴,拿着盲杖在自己小区里行走,被一辆电动车撞倒了,花了20多万,电动车逃逸。

被车撞后,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陈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她跟珍妮一起来到了离家较近的航空总医院。航空总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刘春清接待了她,看到珍妮后,不知该怎么处理——医院允许不允许导盲犬进,她也没底儿。于是她认真跟陈燕解释“不好意思,我咨询一下院长好不好?”陈燕答应了。

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接到电话后查了相关资料,说“可以让导盲犬进入医院,而且是当然可以。”之后陈燕带着珍妮在航空总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院。

谈起这个事儿,高国兰院长的解释是,不能拒绝导盲犬,不然拒绝的就是盲人。盲人也有看病的权利。让导盲犬进医院,这很正常。

事实显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分管医疗投诉的沈吉云副院长从来没有收到过一例对导盲犬的投诉。

珍妮对航空总医院也熟门熟路,电梯里一位老大爷自动帮珍妮给其他患者解释:“这是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不要担心,她很乖。”

排队挂号拿药的队伍里,患者们也安静地站在陈燕和珍妮身后排队。偶尔有好奇的小朋友说:“呀,那里怎么有只大狗呀!”带着小朋友的家长也认真地给他解释:“这不是一般的宠物,这是导盲犬,是人类的朋友。”

人们不是不善良,只是不了解

市民们的支持和陈燕与珍妮的坚持,面对地铁等其他拒绝导盲犬的堡垒仍然显得很脆弱。

事实上,在中国现行法律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有涉及导盲犬的内容:“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规定又重申了这一权利:“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但当记者拿着这两条法规咨询北京地铁工作人员时,得到的回答仍是:“对不起,我们至今没接到过任何允许导盲犬进入的通知,这就意味着导盲犬不允许进入。”

就在前几日,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出台新规:符合条件的导盲犬可伴随盲人进地铁站。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全国至少12个省市已通过养犬管理条例或残疾人保障办法等法规,明确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合的权利。但只有上海、浙江、山东、深圳等省市规定盲人可携带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也有的省市列举了公共场所范围,包括图书馆、医院等。但北京,在2011年底修订、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中,并未将盲人可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写入。

北京市残联维权部副主任韩淑琴表示,《残疾人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规定都太过笼统,条文本身不够明晰,如对公共场所包括哪些场所、侵犯盲人出行权利须承担什么责任等,都没有明确。即便盲人出行权利受到侵犯后提起公益诉讼,也面临法律依据模糊问题。

北京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吕争鸣20多年来一直在为推动残疾人无障碍外出奔走努力。他也表示:“我呼吁了20多年,但一直都很无奈,导盲犬要进入的公共场所太多,今天卫生部下个文,医院允许进了,明天交通部下个文,地铁也允许进了,那银行呢、餐厅呢?”

陈燕说:“法律法规的不细化对导盲犬来说是很大障碍,但不是最大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人们的观念和意识。”

她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人们不是不善良,只是不了解。因为没接触过,所以才害怕才担心,知道导盲犬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接受了。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盲人要带着导盲犬出去,让人们看到。人们也试着去接触导盲犬,接触盲人,接触残疾人,他们其实和健全人一样,都有着美好的追求和梦想。

当记者向航空总医院副院长沈吉云问道:“如果有其他医院拒绝导盲犬进入,他们会有什么理由?”

沈吉云副院长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摇头说,“我想不到他们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当然也服务盲人们,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我们不会拒绝。”

而对当下人们热情推动接受导盲犬活动,他说,“其实这件事的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因为北京只有7只导盲犬,就算他们每天都出门,对健全人的生活也造成不了太大影响。但对导盲犬的接受就代表着对盲人的接纳和对他们权利的尊重,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逼迫着变成战士,去为自己的权利奔走争取。也许我们面前面对的是一个巨大而坚固的旧的观念堡垒,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了解开始,慢慢接触,然后接受。

先从了解做起吧,来看看导盲犬珍妮现在的生活:

她5岁了,每天都认真工作。她的主人专门为她写了一本书《妈妈,我是你的眼》,她甚至有自己的微博@导盲犬珍妮,并拥有15万粉丝。她希望可以跟主人一起自由地在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地行走。用关注的眼神去关怀她,让她们走进我们的生活里,最后我们会发现,有导盲犬的世界,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