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最新報告展示了冰川消融的速度有多快,數十億的人們及其生活將會由於氣候改變導致的冰雪融化而受到影響

2007年世界環境日

特羅瑟姆/內羅畢,2007年6月4日──為標誌世界環境日而發佈的一項最新報告稱:全世界數十億計的人們將會受到降雪改變,海冰、高山與湖泊冰的喪失以及兩極冰雪融化的影響。

其影響有可能包括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供應的重大變化,海平面的上升(將會影響位於低海拔的海岸和島嶼),以及凍土的下沉。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冰雪全球瞭望》,全世界約40%的人口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亞洲高山雪與冰川融化的影響。

在世界環境日發佈的報告也指出,從阿爾卑斯山脈到安第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的國家,社區,農民和發電廠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融化的冰與雪還有可能增加雪崩的發生和不穩定冰川湖泊的形成,它們衝破堤壩如瀑布般沖下峽谷,其速度之快接近現代反坦克導彈的速度。

逐漸上升的氣溫以及凍土或永久凍土帶的融化正在引起某些地區現存水域的擴張以及新水域的形成,譬如西伯利亞地區。

埋於這些湖泊冰層裏的甲烷氣泡正衝破冰層釋放到大氣中。甲烷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溫室氣體,據最近估計,從這種名為“熱喀斯特湖”(Thermokast lakes)中釋放出來的甲烷氣體量是以前預計的5倍。

同時,冰雪覆蓋面積的減少增加了土地及極地海洋對陽光熱量的吸收,進而加速了全球氣候的改變。

這些只是專家擔心發生的回饋反應的一部分,這些反應有可能引發更快更激烈的氣候改變,並且對人類,經濟和野生生物造成更廣闊的影響。

適應

一些群體已經正在逐步適應改變的氣候。譬如,由於海冰的減少,格陵蘭島部分地區的獵人正在放棄傳統狗拉雪橇,而改用小船。

為防止永久凍土下沉的危險,中國境內的一條建于永久凍土之上的主要火車線路已經設計了特殊的冷卻技術。

然而,這個報告承認,很多本地的群體缺乏適應氣候改變所需的經濟來源和技術。同時,世界上很多地區目前仍然沒有做好準備以適應氣候變遷可能的速度。

聯合國副秘書長及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今天發言:“儘管這個報告是有關冰與雪的,但是它同樣關係著居住在熱帶的人們。與北極或有冰雪覆蓋的高山地區一樣,從柏林到巴西利亞,從北京到波士頓的所有城市的氣溫都在上升。”

“2007年是世界關注氣候變遷的一年,不僅在科學領域,還在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和克服氣候變遷的費用上。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得出結論,對抗氣候變遷的費用也許比全球一年GDP的0.1%還要少。因此,克服氣候變遷是本世紀一項經濟的交易。”他補充道。

“現在缺少的是普遍的政治決心。今天的報告應該使公眾能夠在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中起領先作用──應該鼓勵他們發問,究竟要氣候熱到什麼程度政府才會於今年12月在巴厘島達成公平的,有遠見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公約。”施泰納先生在特羅瑟姆的開幕式上發言。

引自挪威部長的發言

挪威環境部長海倫.畢卓尼說,“這個報告使我們在冰雪覆蓋變化和由此對人類和自然造成的後果有了一個整體認識,這種後果不僅在極地和高原地區,而且遍佈全世界。對我而言,這也是警鐘,使我意識到氣候變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全球變暖將進一步引起全球變暖。”

她說:“正如報告文件陳述的那樣,冰雪的融化就它們自身而言,對自然和社會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將減少地球表層對太陽光束的反射,並導致進一步的全球變暖。最近的科學發現說明這些變化可能比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第四屆評估報告反映的還要以更快的速率出現。因此,有理由對此給予更深入地關注。”

畢卓尼女士又說到:“全球氣候變遷僅能通過全球政治行為予以解決。挪威已經設定了限制全球氣候變遷的目標,即將全球氣候升溫限制在2攝氏度內。我們將致力於實現這個目標,並將其作為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下未來承諾的談判框架。挪威正準備著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我們將積極工作,使得在今年巴黎會議時能有一個良好的結果,這將為在最近的2009年全球排放減少協議的採用鋪平道路。”

季節性雪覆蓋是許多高山地區的主要水源,全球超過十億的人口依賴於這些雪水,作為他們的水資源供給,用於家庭、農業和工業方面,包括在某些情況下,用於產生電力。

對冬季運動、農業和畜牧業而言,雪具有經濟重要性,比如馴鹿的放牧和存活。雪水融化後凝結成冰,使得依賴于青苔作為它們主要食物來源的一些動物,生存面臨困難。

生活在北極圈內北美島嶼上的馴鹿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它們現在被認為具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冰層的形成是造成現在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

衛星監控顯示,自1960年起,北半球的雪覆蓋正以每十年1.3%的速度遞減。

美國的西部,特別是西北太平洋部分,到春天的時候,是雪覆蓋減少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

在最近的幾十年內,雪融化產生的水深度或水當量已經降低了50%-75%。

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的積雪融化後形成哥倫比亞河的源頭。它為加拿大西部和美國西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提供水資源,包括一些重要的灌溉和水力發電項目。

《冰雪全球瞭望》引言,未受控制的氣候變遷將加劇這種變化。以美國西北太平洋山脈瀑布區為例,溫度上升2攝氏度,“超過20%的雪覆蓋將減少”。

同樣的影響有可能在安第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發生,這些山脈將會輪流出現夏季雪水流量減少現象。溫度每上升1攝氏度,預計雪線將上升,以智利和阿爾卑斯山脈為例,各會上升120米和150米。

報告表明,雪量減少的模式與一些氣候變遷的模式並不一致。比如中緯度地區比如歐洲,到本世紀末,將減少60%-80%的雪,但在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北極圈內地區同期雪量將增加。

雪模式的改變,有可能影響旅遊業和娛樂業,包括滑雪運動和雪上汽車。

報告指出, “其他較不普遍的冬季運動,諸如狗拉雪橇和穿雪鞋走路運動對當地經濟具有重要意義,當過晚、太少或者根本不降雪時,當地經濟將受影響。”

凍結土或永久凍土帶和甲烷氣泡湖

永久凍土帶或凍結土對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穩定性很重要。它們的下沉是永久凍土帶融化的一個表現。

永久凍土帶也包含了大量遠古時期的溫室效應氣體,其大範圍融化的後果是這些氣體將被釋放後進入大氣。

報告指出,“在北方生物帶和北極生態系統內的永久凍土帶的上層部分估計大概包含了七千五百億-九千五百億噸的有機碳。”目前,大概有七千五百億噸有機碳存在於大氣中。

一些模型預測,到本世紀末,特別是在阿拉斯加州布魯克斯以南的所有地區和在次北極區的加拿大大部分地區,永久凍土帶將融化。在俄國,大部分永久凍土帶消退嚴重區域正向西伯利亞的西北部和歐洲的北部擴散。在格林蘭島南部海岸的大部分永久凍土帶到21世紀末將融化。

本世紀,中國的永久凍土帶有可能下降30%-50%。

一些國家正在調整基礎設施以應對計畫中的永久凍土帶融化。青藏鐵路的設計,通過運用冷卻技術,已經將溫度上升2.6攝氏度後的各種可能影響因素綜合考慮在內。

報告指出,“計畫中的中-俄石油管道設計也須考慮氣候變遷在穩定性上的影響。”

熱喀斯特湖

報告突出了一種奇特的湖,因永久凍土帶中冰層融化後而形成的湖泊,位於西伯利亞地區。湖中的甲烷氣泡,據估計有43,000年歷史之久,目前正在向大氣中釋放。

在西伯利亞地區,釋放到大氣中的甲烷數量可能是先前假設的5倍。

報告指出,“如果重要的永久凍土帶如預計的那樣升溫並融化,那麼成千上百萬億克的甲烷氣將從湖中散發出來,這個數目遠遠超過目前大氣中四千八百五十萬億克的甲烷。

海冰

海冰對海洋環流比如海灣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海冰對食物鏈,野生動植物諸如北極熊、海象和魚類,也都具有重要意義。

北極圈本土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與海冰也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包括本土人在內,北極圈內生活著將近4百萬的人口。他們早已覺察到海冰減少的影響。因為缺少固體冰塊,在格陵蘭島西部迪斯可島上的獵人正在用摩托艇取代狗拉雪橇。

在三月,整個北部海冰以每十年2.5%的速度遞減;在九月,過去的25年裏將近9%的海冰已經減少。格陵蘭海的冰塊減少了10.5%之多,是海冰減少最多的區域。

南極海冰減少的趨勢向對於其增加量並不明顯。羅斯海洋海冰每十年增加4.8%,又比如,別林斯高晉海洋海冰每十年減少5.3%。

在2100年前兩極的海冰範圍有可能下降1/4,同期夏季北極將出現不凍水域。但報告也指出,可能出現的突然變化或者引爆點,將使夏季出現的不凍水域提前60年。

西伯利亞海岸北部海洋路線目前有30天適合航行,但在本世紀內將達到120天──這使得該地區產生新的經濟機會,但是,伴隨著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漁業的進入,要求精細化環境管理。

冰川

因為氣候變遷,許多冰川也正在融化。報告指出,如果夏季空氣溫度上升3攝氏度,可以預見阿爾卑斯山脈80%的冰川覆蓋將損失。

受到冰川作用嚴重的地區,像阿根廷和智力的巴塔哥尼亞地區以及阿拉斯加的聖額萊斯山脈能預見冰體倒塌。

報告也強調了冰川融化形成的的湖泊和冰川湖突發洪水的風險。這些湖泊具有潛在的釋放能力,高達一億立方的水能以每秒一千米的最快速度流入脆弱的峽谷中。

高原地區正在面臨風險,包括喜瑪拉雅山脈,天山山脈和塔吉克斯坦帕米爾高原,也包括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在內。

1998年7月超過100人死於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的沙嗨瑪噔峽谷的冰川湖突發洪水。2002年8月聲稱23人死于塔吉克帕米爾高原沙可達拉峽谷的冰川湖突發洪水。

與此同時,亞洲有二十四億的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將受喜瑪拉雅-興都庫什山,昆侖山,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山脈地區夏季冰川融化的影響。 6

在目前的氣候模式下,在2100年前,這些冰川縮小的範圍不低於40%,最高將達80%,而且某些地區將徹底失去冰川覆蓋。

正在經受風險的河流包括錫爾河,阿姆河,印度河,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長江和黃河。在黃河流域有13億中國人正在冒水資源日益短缺的風險,除了工業和發電工業受損外,莊稼灌溉水的損失也是更多的風險之一。

河冰和湖冰

淡水冰是世界15大河中七條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15大湖中11個湖的組成部分,包括北美的紅河,芬蘭的卡拉維斯湖和托爾尼奧河以及西伯利亞東南部的安加拉河。

從河冰顯示的整個資料表明長期以來春秋季空氣溫度的增高已經導致進入 “冰凍期”的時間延後10-15天,相類似地進入“消融期”的時間提前。

模型顯示持續的氣候變遷可能影響春季冰塊融化的時間和數量,從而影響春季 “冰塞”大量湧到各社區現象的產生。事實上,氣候變遷可能使北地區的這些戲劇性事件減少。但這也導致北極三角洲大量的沼澤地乾涸後轉變成灌木叢現象的發生。

同樣人們關注的內容還包括對魚類和其他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在當地人和交通之間的一些影響。目前許多遙遠的社區使用凍結湖泊和河流作為傳統打獵,捕魚和誘捕區或者大量人類的殖民者進入的通道。


新闻 | 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各国当前承诺将使本世纪末升温达到2.7℃
UNEP | 联合国环境署:肉食是导致人畜共患疾病的第一大因素
新闻 | 冰川融化将令北极熊数量下降三分之一
新闻 | 西伯利亚75年前的炭疽孢子因冻土融化而释放和传播
新闻 | 我国冰川年均缩小243.7平方公里
新闻 | 联合国警告 一氧化二氮会破坏臭氧层和造成气候风险
新闻 | 东非高山冰川消融趋势明显
图片 | 因变暖冰川融化阻碍觅食 一头北极熊被饿死
新聞 | 聯合國環境署報告:各國當前承諾將使本世紀末升溫達到2.7℃
UNEP | 聯合國環境署:肉食是導致人畜共患疾病的第一大因素
新聞 | 冰川融化將令北極熊數量下降三分之一
新聞 | 西伯利亞75年前的炭疽孢子因凍土融化而釋放和傳播
新聞 | 我國冰川年均縮小243.7平方公里
新聞 | 聯合國警告 一氧化二氮會破壞臭氧層和造成氣候風險
新聞 | 東非高山冰川消融趨勢明顯
圖片 | 因變暖冰川融化阻礙覓食 一頭北極熊被餓死